精选工作方案模板锦集8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作方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工作方案 篇1一、指导思想
以创新环境监管方式为抓手,以“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监管效能、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以解决环境监管盲区死角为重点,形成“各村(社区)各负其责、辖区居民(村民)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实现环境监管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从源头减少环境安全隐患,提升我办生态环境质量。
二、目标任务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以办事处,村(社区)为责任主体,明确各级环境保护职责,构建“任务明确、责任具体、考核公平、奖惩公平”的环境监管网格,确保全办环境监管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
三、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一)网格划分
以办事处为单元,划分二级环境监管网格,责任主体为办事处的主要领导,分管环保工作的领导及包村、包社区领导为环境监管网格的主要责任人,各村、社区主任为本村、社区环境监管网格的直接责任人。全办共划分网格36个,二级网格下划分三级网格。
(二)网格体系建设要求
1、实行“五定”。网格内部要实行“五定”。即: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做到“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并对上述情况进行信息公开。
2、建立责任制。网格﹝街道与村(社区)﹞之间要逐级签订责任状,按照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和移交移送制度,形成环境监管合力。
3、创新监管方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全办统一的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健全环境监管“一企一档”数据库,实现全办环境保护的动态管理;加快推进辖区重点行业、企业自动监控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信息化网格监管。
(三)网格职责
一是制定辖区网格化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落实包村人员的环境监管责任;二是组织对辖区内排污企业、建设项目、饮用水源地、河道沟道、焚烧秸秆(垃圾)等进行巡查监督,对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及时制止和处理;三是按要求上报辖区环境违法信息,并配合上级有关单位做好查处工作;四是完成上级交办的环境保护工作。
村(社区)主任环境监管职责:一是向辖区村(居)民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保障群众环境知情权;二是收集群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有关单位反映;三是定期开展巡查,对发现的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环境安全隐患及时向上级有关单位报告,并配合做好处理处置工作;四是做好辖区秸秆(垃圾)禁烧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管理处置工作;五是完成上级交办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
(四)网格运行
1、日常巡查。网格责任人要定期开展巡查,对发现的违法生产、违法排污、违规建设、非法开采、滥伐滥砍、焚烧秸秆(垃圾)、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环境违法行为立即制止和处理,不具备处理能力的要迅速报告,并协助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2、调查处理。网格责任主体及其各有关单位对巡查发现、下级网格报告和群众举报的环境违法问题要迅速组织查处;对涉及多个单位职责管辖的,要组织多个单位开展联合执法调查;对不属于本级或本单位管辖的,要及时向上级报告或按规定进行移交移送,并配合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3、信息反馈。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结果要按规定进行信息公开;对下级网格报告和群众举报环境案件的查处结果要及时告知下级网格责任主体或答复举报人。
4、评价考核。每半年对本级网格运行情况进行自评,考评结果要逐级上报。
(五)网格监督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利用黑板报、条幅、宣传页、网络等媒体宣传环保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公开曝光环境违法行为。
对失职渎职和未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环境监管责任的,纪检监察部门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问责。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元月10日前)。办事处制定本辖区网格化环境监管实施方案,合理划分网格,明确各级网格职责,落实工作措施,做到职责到单位、责任到个人。
(二)体系建立阶段(20xx年元月31日前)。各村(社区)根据实施方案,及时安排部署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工作,明确网格边界、责任人和工作职责,确定重点监管对象,划分监管等级,健全监管档案,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三)督查考核阶段(20xx年2月)。各村(社区)负责组织对本辖区网格建设、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办事处组织对各村(社区)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进行督查考核,督查考核情况将进行全办通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推进全办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包社区领导为成员的乡级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办网格化环境监管的检查指导、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各村(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顺利进行、任务全面落实。
(二)健全管理机制。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网格责任主体和督查、查处、报告等工作要求,明确各村(社区)在网格化环境监管中的职能,保障网格的高效运转;落实联席会议和联合执法制度,有效解决环境保护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保障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落实信息报告和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布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情况、网格的职责和责任人员、重点排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查处环境违法问题和区域环境安全隐患等情况。
(三)严格考核问责。办事处将加大对辖区网格环境监管工作的监督考核力度,并将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运行工作纳入各村(社区)年度目标工作考核内容,确保此项工作扎实取得实效。各村(社区)要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环境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对因不认真履职、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导致发生较大环境污染或是引发群体性环境事件的,依法依规实行问责,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工作方案 篇2一、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总体目标
根据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及省卫计委文件的要求,结合蚌医二附院“十三五”发展战略的要求,提高效益,回报社会,惠及职工。按照“全面启动、分批实施、务求实效”的原则,以全面测试、梳理医院内部控制现状为基础,以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为重点,以分析单位内部控制缺陷、补充修订管理制度、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为手段,建立涵盖本单位的决策层、执行层、业务层等各个层级的全员、全过程内控体系。从而有效保证医院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医院发展战略。
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医院内控建设工作的整体 ……此处隐藏11819个字……开发区绿化美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开发区规划建设办公室。
三、责任分工
按照开发区绿化美化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的总体布署,建立由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牵头、联系单位包片,根据各单位实际,拟定可行的实施方案,认真落实,扎实推进,计划20xx年完成植树10000棵,造林绿化150亩。全力做好辖区的绿化美化工作。
1、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同志联系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督导和检查各村(居)场委会制定和落实绿化美化工作实施情况,主要任务是督导和检查各村(居)场按照责任分工,对绿化美化地块现状认真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查情况,统筹安排落实,集镇、水边、道路、迹地、滩头、村居民庭院等绿化美化任务。
2、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同志联系经济发展局,负责督导和检查相关企业单位,结合各单位实际,制定落实绿化美化具体工作实施方案,主要任务是深入了解各单位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空闲的地块栽植或补植树木、草坪,美化厂区环境,提升企业形象。
3、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同志联系规划建设办公室,负责督导、检查和协调辖区内主干道两侧,规划建成区空闲地块、山头荒滩等公共设施部分的绿化美化工作,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主要任务是积极配合区住建局,协调其它相关部门做好数据上报和信息收集等工作。
四、实施步骤
20xx年绿化美化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1、制定方案宣传动员阶段。召开开发区绿化美化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各责任单位根据本方案规定的工作职责、任务和具体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层层动员部署。同时,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层层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2、组织实施阶段(3月1日至5月31日)。按照“科学合理、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原则,深入搞好各项整治工作。各相关单位要按照工作要求,明确任务目标、工作重点,集中力量开展工作,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3、自查验收阶段(6月1日至7月31日)。开发区绿化美化行动督导检查领导小组,组织对绿化美化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4、复查整改阶段(8月1日至12月31日)。根据实施方案,设计要求,查缺补漏,优化绿化景观效果。
五、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以“三万”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调整充实各级绿化美化工作领导机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的合力作用,坚持行政推动与群众参与相结合、落实部门责任与强化属地管理相结合、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不断将辖区绿化美化工作引向深入。各联系领导、包片单位,要加强领导,团结协作,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大力支持绿化美化工作。各相关单位要维护大局,自觉地、无条件地服从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调度,确保政令畅通,形成高效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六、强化措施、加强保障
(一)广泛宣传,全民动员,营造浓厚的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绿化美化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村民的环境意识,增强村民做好绿化美化环境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绿化美化环境的意义、目标和要求,营造人人关心、参与和支持绿化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及时报道社会各界对环境整治暨绿化美化的愿望和呼声,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建设家乡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意识,推进环境绿化美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创新思路、形成多元化筹资机制。实施环境绿化美化工作,思路是关键,投入是保证。各相关单位、村(居)场委会要树立敢想、敢干、敢试和争创一流的意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强化各项管理职能,调动村民和个驻地单位的积极性。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市场运作,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及其他社会团体通过资助、捐赠购买命名权、广告权等方式,投资建设绿化美化项目,参与景观景点的经营管理和养护。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资投劳力度,按照“谁所有谁受益、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谁
受益”的原则,“村(居)场为主、政府奖补、对口帮扶、干部职工群众投资投劳”的方式解决,确保环境综合整治暨绿化美化工作顺利推进。
(三)严格奖惩,加强责任追究。开发区管委会将按照各单位工作推进速度和取得的实效,从本年度的“三公”经费用挤出部分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适时予以资金补助。对工作突出、完成任务好的给予通报表扬,并推广先进经验;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扣发相应奖补资金。
(四)精心策划,切实抓出成效。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帮扶、全民参与”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赢得群众认可和社会支持。
1、优化植物品种与规格配置。在植物品种、规格选择上要根据各地块不同干湿、肥瘠、深浅、阴阳等立地条件实际进行选择搭配,做到适地适树、乡土植物为主、景观树和速生树相配、乔灌藤草混植,实现四季常绿有花的立体绿化美化效果。除重要节点和骨干道路配置较大规格苗木外,其他地段乔木以胸径6-12公分、灌木以地径2-4公分为宜。各责任主体单位要建立种苗供应信息收集调度制度,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了解掌握各地苗木供求动态,确保苗木质量与正常供应。
2、确保栽植管护各环节到位。注重将绿化美化活动和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专业队伍造林和广大群众参与相结合,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相结合,栽植和管护相结合,追求经济实用的最佳绿化美化质量和效果。具体栽植方式上宜栽则栽、宜播则播、宜补植则补植。其中,建筑主体已竣工而绿化不到位的所有相关单位,要按总体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根据院落实际限期完成绿化美化,绿量不足的增加绿量,花色不够的补充花色,努力提高绿地率和绿化率,争创“花园式单位”和“园林式村庄”;在建及拟建骨干道路、房产等各类项目,和已征拆而待建设地块,由征占用单位种植宿根或自播草花予以装饰、美化。“三边”空坪迹地、杂草丛生地段宜新造增绿;木本植物较好地段宜“插花式”补植彩叶、开花树种;山林近路显眼边缘地带,宜“插花式”栽植补植树木等植物;对新造和原有商品林,凡涉及山地、洲滩外围,均划定近路显眼处15米以上宽度作为生态景观林带予以保护,不得采伐。
3、加强栽植质量及后期管护。实行分段、分片包干,建立责任制,明确到人,挂牌管护;特别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以加拿大一枝黄花(植物公害)、蒿子草、狗尾草为主要对象的清除杂草行动,以保障新栽植物获得充足的阳光、水份、地力等生长条件优势,提高绿化的精致、整洁、美观程度。建立施工类破坏绿色资源风险干预制度。由相关承建主管单位或实施单位对可能影响现有绿色资源和已绿化美化成果地块上的各类施工提前告知,在获得批准并制定相应绿化恢复措施预案后,开发区绿化美化行动督导检查领导小组以新栽植物为重点,联合城市管理部门和相关责任单位组织开展绿色资源巡查监管,发现破坏、毁损行为,立即进行积极干预。确保栽植一片、绿化一片、美化一片,完好地保存一片,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环境绿化美化所带来的成果。
文档为doc格式